「森直口快」月訂計劃

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

無火不成烽煙


(吳志森‧三言堂‧20111202)


《頭條新聞》的拍檔小豪子寫<有火才是烽煙節目>,我百分百認同。

年輕的小豪子有所不知的是,這類聽眾來電節目,三、四十年前不是這個模樣,發展到今天的「烽煙」,有其歷史的必然。

聽眾來電節目,是港台創風氣之先。先有<太平山下漫步><電話說心聲>,後又發展到<八十年代><九十年代><自由風><千禧年代>

殖民地時代,政治保守,電台節目開放給聽眾發表意見,是不得了的大事,把關極嚴。那些年,殖民地子民,不習慣公開發表意見,打電話到電台,差不多都是投訴和問詢。投訴哪個地方哪條後巷有垃圾鼠患,問詢輪候公屋何時有結果等等。

那時候,官僚主義極為嚴重,貪污行賄觸目驚心,莫說市民有冤難伸,即使是投訴衛生,查詢申請,都如石沉大海,毫無回音,除非你懂得寫信到《南華早報》,才會獲得特殊優待,迅速回應。聽眾來電節目,有官員坐鎮,直接解答市民問題,簡直千載難逢,當然是極受歡迎。

電台的前輩告訴我,反應最好,最多聽眾來電的嘉賓,是房屋署的官員,他們拿著一本大簿上電台,是公屋的輪候紀錄,聽眾來電查詢,說出輪候號碼,官員翻查資料:「就到啦,仲有七月個月」。

那是木屋滿山的年代,上樓住公屋是人生的頭等大事,有甚麼比由官員親口證實你可以上樓的日期更值得慶祝,一個答案,令苦候多時的木屋居民,猶如中了馬票一樣。

時移世易,民智漸開,政府也開始著重民意和參與,聽眾來電,再不局限於投訴和問詢,而是發表意見。八十年代,節目形式是phone-in,即也是聽眾來電,卻談不上有甚麼烽煙。節目不一定有特定主題,主持人也只像交通警察,介紹完事件背景,然後接電話,李生講完到黃生,周生收線,下一位是梁生,充分做到中立持平。節目就如白開水,眾聲喧嘩過後,聽眾不會留下丁點深刻印象。

後來的發展證實,節目主持人只做交通警察,無法滿足時勢需要。聽眾期望主持人有個人風格,有獨立見解,為他們分析複雜現象背後本質,提出不同角度思考。真正的烽煙四起,在九十年代順勢而生。

1 則留言:

  1. 森爷,撑你啊!个个星期我都有睇头条新闻(我喺广州下载嚟睇).你嘅观点我百分百认同。我会继续支持你!!
    系呢,迟啲头条新闻你仲会唔做啊?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