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森直口快」月訂計劃

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

紅歌的疑惑


10 月,台灣前文化部長、知名作家龍應台在香港大學演講,主題為「一首歌,一個時代」。她問台下觀眾,哪首是他們的啟蒙歌?可能是約翰連儂的Imagine,也可能是一度成為台灣禁歌的《綠島小夜曲》,再年長一點的,更可能是慷慨激昂的抗戰歌曲。

新上任的浸大副校長周偉立舉手回答,他的啟蒙歌曲,是入大學時,師兄師姐們教唱的《我的祖國》。台灣出生長大的龍部長,對這首紅歌所知不多,問周偉立怎麼唱?更邀請台下觀眾合唱,真的有不少人跟着唱起來,登時,全場洋溢着一片近年罕見的「愛國情懷」。

有關視頻在大陸的網絡瘋傳,並引起熱議。黨媒更各取所需,《人民日報》這樣說: 「《我的祖國》是一首紅歌,是一首歌唱祖國的紅歌。在香港大學這個千人會場,不約而同合唱一首歌唱祖國的歌,又有什麼好奇怪的?愛國本來就是香港的主流民意,上個世紀80 年代張明敏唱《我的中國心》時如是;香港回歸祖國以後,愛國依然是香港的主流民意。」

黨媒更借機批判梁游宣誓粗口辱華風波,他們被取消資格後, 「香港社會以及曾經投票給他們的支持者,基本沒有反對聲音。顯然,沒有人願意為辱國者背書」。

龍應台事後撰文,認為對此「愛國」現象,不應過度解讀,她說:「有時候,真的,大河就是大河,稻花就是稻花罷了。」《人民日報》顯然並不同意,針對性地提出反駁:「或許不約而同合唱一首歌說明不了太多,但如果一定認為大河就是大河,稻花就是稻花,那麼就真的不會理解何以這條舊聞過了兩個月仍然可以刷屏,還有人看得熱淚盈眶。」

當時我並不在座。據龍應台事後描述,觀眾一半香港人,一半是陸生。龍應台的粉絲很多,我多次出席龍部長的演講會,大陸學生也真的不少。報道沒有說開口唱歌的觀眾,年齡比例為何?本地人、內地人分別有多少?又有多少是本土大學生?如果有這些數字,觀察討論這件事,會有更多可靠事實根據。如何解讀唱《我的祖國》這首紅歌的「愛國現象」,我是過來人,有發言權,可以在這裏作更詳細的探討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