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森直口快」月訂計劃

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

原來,人的臉孔可以那麼美

(吳志森‧蘋果‧20110607)

「六四」二十二周年,燭光如海。

如果不是香港警方各種大小動作阻礙入場,今年的參加者豈止十五萬。風中搖曳的燭光,照亮了香港維多利亞公園,也向整個神州大地,發出希望的亮光。

內地互聯網嚴防死守,把「六四」堵得滴水不漏,連「燭光」、「廣場」等都變為敏感詞,微博甚至把「蠟燭」的符號也關掉。像一粒芝麻般大小的香港,悼念「六四」死難同胞,二十二年來,沒有一刻間斷過。這個奇跡般的訊息,透過不同渠道,傳到內地。人們用隱晦的語言,激動的談論、傳播、讚嘆、羨慕…

回歸十四年,似乎一切都在倒退之中,但悼念「六四」的自由和權利,至少,我們還堅守著。「二十三條」這洪水猛獸來勢洶洶,「追究屠城責任,結束一黨專政」,聲援劉曉波、譚作人、艾未未,不是徹頭徹尾的煽動顛覆嗎?這條惡法,不知那一天會「殺到埋身」,把我們的基本權利打個稀巴爛,港人千萬不要輕信甜言蜜語,絕對不能掉以輕心。

「六四」燭光晚會,我權充攝影記者,細緻地記錄著每一個時刻。在我的鏡頭裡,如常地出現不同年齡的參加者,有一臉稚氣的小朋友,有活力充沛的年輕人,也有白髮蒼蒼的老人家。儘管悼念活動二十二年來都「千篇一律」,但無論老中青幼,都是那麼熱誠。

今年的燭光晚會與往年真的有點不同,八、九十後的年輕人特別多,他們結伴前來,很早便到達維園。他們穿著不同的「六四」T恤,上面寫著不同的口號。因為早來,可以坐到較前位置,他們唱著歌,等待晚會正式開始。

人們可能認為,年輕人三分鐘熱度,都是人有我有「柴娃娃」趁熱鬧。但通過鏡頭,我捕捉了不少年輕人的面貌,徹底否定了這種印象。他們全是那麼專注,那麼投入,那麼的一絲不苟,有的在拍和高歌,有的在浸沉憶記。我拍了很多照片,放上了「面書」,才驚覺,原來人的臉孔可以那麼美,人的表情可以表達那麼多的內容和深度,才發現,參與者和觀察者,角度可以如此不同。

我被年輕人的熱誠投入打動,深感興奮。回家路上,我們熱烈討論著,這樣了無「新意」的燭光晚會已經舉辦了二十二年,「六四」慘劇發生時,他們只有幾歲,有些還未出生,還有甚麼原素吸引著香港年輕人的熱情。

有人說是艾未未,中共打壓這位前衛藝術家,激起年輕人的義憤。有人說是趙連海,連兒童節活動也給粗暴阻撓,稍有良心都會拍案而起。有人說是天安門母親,當局「多少錢才可以解決『六四』」的狂言,只能用「喪盡天良」才能貼切形容。亦有人說,是因為香港推行「公民教育」,給老師可以名正言順,教學生認識「六四」。驅使香港年輕人參加「六四」悼念,不是別人,正正就是當局的倒行逆施。

無論是甚麼原因,薪火相傳的目標達到了,記憶與遺忘的鬥爭,記憶的力量暫時小勝了一仗。但面對強大的國家機器,一點也不容樂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