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吳志森‧明報論壇‧20110719)
立法會和特區政府的民望齊齊應聲下跌,立法會的民望淨值為-40.2%,跌至回歸新低。政府的民望淨值是-30.2%,與2003年、2004年激起五十萬人上街的民怨沸騰不相上下。如何解讀,各取所需。我有興趣的是曾特首的反應。
特首答問大會中,公民黨梁家傑指曾蔭權看見立法會民望大跌,「沾沾自喜,兩眼發光」,曾特首不甘示弱回擊,指立法會民望下跌,拖累政府民望跟著跌:「立法會民望跌的時候,政府的民望跟著跌,是一起跌的,沒有變的。所以,我很擔心你們不斷跌,我和我的同事也一起跌。」這是典型曾氏式反應,活像街童吵架:「你好叻咩!你仲衰過我,我畀亞媽打,最衰都係你,累我!」做錯事全無反省,諉過於人的性格,很難改變。面對批評,用這種口舌之爭的方式來回應,整個答問大會,隨處可見,俯拾即是。
例如今年「七一」22萬人上街,創近年新高,稍有常識的官員都心知肚明,是「遞補機制」,激起民憤。但曾蔭權卻偏偏說上街群眾總共提出58種訴求,言下之意,「遞補機制」僅是其中之一,這是典型的「跌落地拿拃沙」曾氏式回應。如果不是群情洶湧,心知不妙,「遞補機制」會押後表決,用兩個月諮詢嗎?
又例如財政預算案「派錢不派錢又派錢」的反反覆覆,曾蔭權是這樣回應的:「好像預算案公布之後,我們雖然做了很多諮詢,公布後突然間瞬間爆發。之前,譬如很多議員和很多當時傳媒說我們不應該派錢,預算案公布後,民情立即有變化時,人人都馬上說要派錢…」理念不明思慮不周,施政失誤朝令夕改,竟然推諉給民意劇變,又是典型的曾氏反應,在生果金、外傭稅、交通津貼等政策屢有發生,不是很熟口熟面嗎?
再例如有公職身份的疑似特首候選人評論政府施政,在民主社會,任期只剩最後一年的夕陽看守政府,是需忍受的必要之惡,抱著有則改之的心情從容面對就可以了,但曾特首就是受不了這種閒氣,非要口頭反擊不可:「至於有公職身份的政界人士評論政府施政,我很相信他一定會考慮到自己的身份和帶來的影響。香港市民很重視從政者的政治理論,他們的政治倫理、政治操守,尤其是進入選舉期的時期,從政者發表的言論,是為了建立政治形象,即俗語所說的『抽水』,或是實事求是,我很相信市民是心中有數的。」
如此回應,除了反映睚眥必報的小家子氣,除了留下有否「抽水」的口舌之爭,除了突顯管治班子的同床異夢,請問,於改善施政,於挽救民望,於市民福祉又有何益?
曾蔭權的日子在倒數,很大可能,香港市民需要在這種不務正業的口水戰裡,度過餘下的340多天。
(samngx123@gmail.c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